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美丽

几个儿子比她先走,老奶奶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在美国念书的孙女客死异乡,不让奶奶伤心,两位孙子连续3年以妹妹名义写家书。奶奶八十寿辰时,他们找来长相酷似妹妹的女生帮忙。女生被兄弟真情感动,全力假冒孙女,并自我承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奶奶临终前谢谢女生陪伴她度过最后时光,女生惊讶她知真相。“怎么可能一连三年之间,连个长途电话都舍不得打呀?”奶奶说。她无意中见到孙子编造的英文书信,请人翻译,证实一切。不拆穿,怕“伤他们的心”,她没有不快,反而因孙子孝心感到温馨,时光不能倒流:“如果去哀悼已经失去的人,不如把这份感情怜爱眼前的人。” 故事来自琼瑶《梦的衣裳》,小说和电影我都看过,但是故事早忘。韩宝成主编的《中外晚晴文学研究》提老奶奶情节,并非沉湎少年情怀,分析老年心境才是编者重点。 《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由北京、黑龙江、山东、海南、内蒙古等省份文化传媒与高等院校老师参与编写,共十二章。全书以晚晴文学内容、特征和发展规律为经,以著名作家作品为纬。 面对衰老或死亡,不管是伤感哀叹,又或默然以对,岁月仿如烈酒,在生日当天满满斟上一杯,提醒我们:时光从未停步。那一杯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深意,总有一天,健康会被敲响警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说生老病死是必经之路,容不得任何侥幸或幻想。 “晚晴”乍看是小题目,实则不然,《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他们“举撮机要”,尝试分析几百位中外作家作品,读者虽然只能走马看花漫步其中,却也能感受到要轻松面对“变老”课题不易。“曹操、琼瑶与遐龄文学”在第一章第二节,曹操和琼瑶并列,我心中好奇,所以先读第10页到第14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被看成是智慧化身,是成熟标志。奶奶后来起了牵红线念头,离开世界前她问女生可否成为她孙媳妇,女生点头,奶奶脸上泛起笑容。《梦的衣裳》以恋情描写为主,不离琼瑶本色,但是转到老奶奶视角后,高度立变。《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互助互爱”的灌输,说明琼瑶的小说值得注意。此书并不是讨论作家地位,而是着重晚晴文学的创作风貌,不必为琼瑶和曹操并列而批评编者鉴赏水平。 探讨晚年生活的文章我读不少,年岁越长,涉及越多,说穿了,不过希望余生有更周全规划。不只要学习养生,还要学会放下,我在前人身上找到晚年意义和人生的美妙。顺便提醒自己,遐龄之时,该想境界提升。年轻一辈看我们若没有一丝敬重之意,肯定是因为我们忽略将阅历化成修为。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斑。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闲。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这是北宋大儒卲雍的〈晚凉闲步〉。邵雍说他在人生过程中所得不少,如今步入任由白发在风中飘动的年龄。已经过了50岁,老天赐他一生清闲。眼前一切美好,月亮在云间明净清澈,雨后的山峦分外清晰。回顾从前,内心没有丝毫愧疚,因为如此,可以时常开怀大笑。 身心要照顾 欲望要节制 人生不一定要和名利纠缠,如何定义成功因人而异。献出诚心,取得安宁,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无愧于人,无愧于事,那是对过去待人处事的绝对信心。说开了,并不是难事,不过是踏实做人,将家人照顾好,做事认真诚恳,对朋友忠诚,不忘设身处地。 生命的每一阶段,都有让人怀念之处,并且经常伴随着愉悦的美感。孩童的稚嫩是美,年轻人的理想是美,成年人的稳重是美,老年人的智慧是美。一切没有绝对,孩童天真,但也任性。年轻人有热情,但行事冲动。中年人稳重,但难逃功利心态。老年人历经风霜,但常犯固执毛病。身心要照顾,欲望要节制,如此光华才会极致展现。我的朋友陈忠登医生在《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是说。 内在美需要“不断地操练、修整、适应、更新”,经过学习,我们“才能活得更美、更好”。陈医生说“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20岁以前,需要家人、朋友的护养和培育,晚年更是如此,若身边有人陪伴,“生命的故事可以依旧美丽”。 老奶奶在《中外晚晴文学研究》出现,编者展示“依旧美丽”的意图昭然若揭。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我们游走其中,维持对人性的信任,友情如此,亲情如此,细水长流的小努力是快乐源泉。
22小时前
女为悦己者容,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亮丽自信,现代女性到美容院洗脸,购买护肤品为自己增添姿色,已经是习以为常。 然而,在祖母及母亲那个年代,经济条件不足,生活条件匮乏,浓妆艳抹只能靠传统手艺,那时流行一种叫绞面的独特美容技艺,也有人管它叫线面。 那时,在乡下长大的人都听过,福建人称作挽面(bán-bīn)的一种使用细线除去妇女脸上汗毛的美容传统技艺。 那个年代,女子一生至少要挽面一次,女子出嫁之日会进行挽脸美容的礼仪。挽面的习俗是为开脸(开面),具有带来好兆头、吉祥好运之意。产妇在满月时也习惯挽面,寓意脸庞如满月般美好皎洁。 但也有个别情况,在富裕家庭的小姐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挽脸一次,在盛大传统节日前,姐妹们喜欢聚集在居家明亮的场所,一对一地轮流“挽脸”,为增添节日的气氛先从脸部开始。 每当农历新年到来,妈妈会与左邻右舍的女性长辈,相约在一起互相为对方挽面,作为年幼晚辈的我们,对大人的这一活动深感好奇,长大后才明白个中道理。 回忆在乡下窥探挽面的技艺,不但经济实惠还能增进邻里情谊间。首先在对方的脸蛋抹上一层香粉,那时的香粉是装在一个小四方盒子,叫做“双妹”的品牌。 出嫁时要挽面 挽面手艺看似简单,操作起来还得靠一双巧手。嘴咬线头一端,一只手在拇指与食指上把线头绕好,另一只手腕把线套着,再给线圈转两三圈,形成剪刀状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驻足围观的小姐姐们,看着妈妈手上的细线犹如蝴蝶般,在阿姨脸上来回拉弹,脸上的细毛就一一被除掉,都叹为观止,直呼好神奇啊! 当小姐姐被大人问到要不要挽面时,个个摇头说不,而大人告知出嫁时也要挽面,小姐姐们急着回应不嫁人!不嫁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从前还流传着一道闽南语谜语:“四目相看,四脚相撞,一个咬齿龈,一个面皮痛。”谜底就是“挽脸”啦!这有趣的谜语成为小时候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挽脸这种古老的美容法纯粹靠拔,其感觉并不好受。但是,长辈会对准新娘说挽脸时有点痛感才会“有人缘,得人疼”。这种古老奇特的美容法,不仅仅是省钱,而是比用剃刀要好,它不会伤损皮肤,能延缓汗毛再生,使皮肤变得细嫩明亮,并减少皱纹的产生。 曾经有老外在中国闽南地区乡间游走时,看到挽面这一传统修容法,赞叹这是“东方奇观”的技艺,但这个“儿时奇观”在我国已经落寞至无迹可寻了。
2月前
4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