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孝心
星云
【如意安详】晚晴/何国忠
几个儿子比她先走,老奶奶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在美国念书的孙女客死异乡,不让奶奶伤心,两位孙子连续3年以妹妹名义写家书。奶奶八十寿辰时,他们找来长相酷似妹妹的女生帮忙。女生被兄弟真情感动,全力假冒孙女,并自我承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奶奶临终前谢谢女生陪伴她度过最后时光,女生惊讶她知真相。“怎么可能一连三年之间,连个长途电话都舍不得打呀?”奶奶说。她无意中见到孙子编造的英文书信,请人翻译,证实一切。不拆穿,怕“伤他们的心”,她没有不快,反而因孙子孝心感到温馨,时光不能倒流:“如果去哀悼已经失去的人,不如把这份感情怜爱眼前的人。” 故事来自琼瑶《梦的衣裳》,小说和电影我都看过,但是故事早忘。韩宝成主编的《中外晚晴文学研究》提老奶奶情节,并非沉湎少年情怀,分析老年心境才是编者重点。 《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由北京、黑龙江、山东、海南、内蒙古等省份文化传媒与高等院校老师参与编写,共十二章。全书以晚晴文学内容、特征和发展规律为经,以著名作家作品为纬。 面对衰老或死亡,不管是伤感哀叹,又或默然以对,岁月仿如烈酒,在生日当天满满斟上一杯,提醒我们:时光从未停步。那一杯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深意,总有一天,健康会被敲响警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说生老病死是必经之路,容不得任何侥幸或幻想。 “晚晴”乍看是小题目,实则不然,《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他们“举撮机要”,尝试分析几百位中外作家作品,读者虽然只能走马看花漫步其中,却也能感受到要轻松面对“变老”课题不易。“曹操、琼瑶与遐龄文学”在第一章第二节,曹操和琼瑶并列,我心中好奇,所以先读第10页到第14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被看成是智慧化身,是成熟标志。奶奶后来起了牵红线念头,离开世界前她问女生可否成为她孙媳妇,女生点头,奶奶脸上泛起笑容。《梦的衣裳》以恋情描写为主,不离琼瑶本色,但是转到老奶奶视角后,高度立变。《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互助互爱”的灌输,说明琼瑶的小说值得注意。此书并不是讨论作家地位,而是着重晚晴文学的创作风貌,不必为琼瑶和曹操并列而批评编者鉴赏水平。 探讨晚年生活的文章我读不少,年岁越长,涉及越多,说穿了,不过希望余生有更周全规划。不只要学习养生,还要学会放下,我在前人身上找到晚年意义和人生的美妙。顺便提醒自己,遐龄之时,该想境界提升。年轻一辈看我们若没有一丝敬重之意,肯定是因为我们忽略将阅历化成修为。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斑。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闲。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这是北宋大儒卲雍的〈晚凉闲步〉。邵雍说他在人生过程中所得不少,如今步入任由白发在风中飘动的年龄。已经过了50岁,老天赐他一生清闲。眼前一切美好,月亮在云间明净清澈,雨后的山峦分外清晰。回顾从前,内心没有丝毫愧疚,因为如此,可以时常开怀大笑。 身心要照顾 欲望要节制 人生不一定要和名利纠缠,如何定义成功因人而异。献出诚心,取得安宁,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无愧于人,无愧于事,那是对过去待人处事的绝对信心。说开了,并不是难事,不过是踏实做人,将家人照顾好,做事认真诚恳,对朋友忠诚,不忘设身处地。 生命的每一阶段,都有让人怀念之处,并且经常伴随着愉悦的美感。孩童的稚嫩是美,年轻人的理想是美,成年人的稳重是美,老年人的智慧是美。一切没有绝对,孩童天真,但也任性。年轻人有热情,但行事冲动。中年人稳重,但难逃功利心态。老年人历经风霜,但常犯固执毛病。身心要照顾,欲望要节制,如此光华才会极致展现。我的朋友陈忠登医生在《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是说。 内在美需要“不断地操练、修整、适应、更新”,经过学习,我们“才能活得更美、更好”。陈医生说“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20岁以前,需要家人、朋友的护养和培育,晚年更是如此,若身边有人陪伴,“生命的故事可以依旧美丽”。 老奶奶在《中外晚晴文学研究》出现,编者展示“依旧美丽”的意图昭然若揭。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我们游走其中,维持对人性的信任,友情如此,亲情如此,细水长流的小努力是快乐源泉。
22小时前
星云
最新文章
视频 | 买迷你起重机扛卧床父母 网民大赞有创意
“小时候是父母照顾我们,长大后换我们照顾父母。”
12月前
最新文章
东海岸
通胀省开销表孝心不可省 母亲节餐厅订单热
由于马币持续贬值和通货膨胀影响,本地经济市场在开斋节后迅速放缓,其中餐饮业生意更因为消费者开源节流而下滑,惟经济再坏也打击不了孩子的殷殷孝心,许多家庭在母亲节到来坚持外出聚餐,今年的餐厅酒楼依然可以感受到母亲节的热闹气氛。
12月前
东海岸
VIP文
方肯|我要和妈妈在一起
人们常说妈妈带孩子很辛苦,不如交给家里的祖辈,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矛盾。带孩子不是很吃力吗,交给爷爷奶奶不是辛苦了他们? MCO期间开始,我身体出现的小毛病频密起来。胃酸逆流、关节炎发作、肠胃炎、消化不良等等,细细碎碎的像尘埃似的,我没法全都记得。哪个让我最痛,或哪个折腾我最久,我就记得哪个。这是常理。 亲朋戚友知悉后,就会建议我将e送到托儿所去,好让我可以静心休息。这也是常理。 成为一个妈妈,身心的耗损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孩子是故意也好,无意也罢,总是考验妈妈们的求生意志。 和红斑狼疮多年的角力后,我觉得我的灵魂已经老化了10年,对于生死、人性和命运,来到看破红尘的心境。 如今,当了5年的妈妈后,我又觉得我的灵魂再老了10年,而且它会持续加速老下去,历经枪林弹雨后,劫后余生的感觉。带一个5岁的儿子,宛如天天在战场上。敌方有千万种惹恼人的方法,也设下了千万颗地雷。母子俩之间,几乎是你给我子弹,我给你手榴弹过日子。 送e上学后,我多了一点休养的时间,的确就那么“一点”。放学后,他就把在家缺的那几个小时,加叠补回来,结果我那些休养过的时间又归还回去了。 [vip_content_start] 由于放学后的e精神不佳,情绪自然也不好。比如回到家,忽然发现某个玩具没有在他预想的位子上,他就爆哭了。大概过了半小时,终于可以洗澡。洗澡的时候,他硬要玩水、刷地,被拒绝后又爆哭半小时。吃午饭时,不满意桌椅的距离,再哭半小时。就这样半小时又半小时,我在等他哭、听他哭、配合他的循环中,日复一日,元气渐渐耗尽。 曾经打算让e在课后留校上个什么技能、才艺班,岂知他坚决说“不”。 “我在家的时间已经很短了,我不要再待在外头。”e说。 e“在家”的意思是“和妈妈在一起”。他甚至会命令我们:“妈妈,你们送我上学后,就绕到前面大门去等我放学。我要第一个离开学校。” “和妈妈在一起”对小孩是很重要的事,小时候的我也是。母亲忙着裁剪衣服、踩动针车,我坐在她脚边玩,虽然她连跟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在我哥哥姊姊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生计,将哥哥姊姊寄放在亲戚家,每逢周末才回来。 “‘妈妈,妈妈,不要走。’你姊姊小时候总是拉着我说。”妈妈扮着哭腔对我说。她脸上带着笑意,笑姊姊找妈妈,但我在她眼里看到的是歉意。我一直记得她说这话时的样子,平静地看着电视,而那样的平静是她对过去的无力,感到无奈。 我常跟e说:“你每天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很幸福,你知道吗?” e问:“为什么?” 我只好举出一个同学当例子:“R每天都留在学校的day care,傍晚5点才可以回家。他的妈妈要工作,不能在他的身边。你要这样吗?” e想了想,觉得很害怕,用力摇头。 “那你就乖乖待在家,不要老是惹我生气。” e不甘示弱:“可是我一定会惹你生气啊,我没有办法啊!” 某天,送e上学的时候,一位平常很少开口的老师忽然对e说:“你是幸运的孩子,爸爸妈妈每天都送你来上学。” e听后,笑了。 我和e爸小时候都没去过托儿所,也就没有送e到托儿所或安亲班的念头。我唯有小学的时候,因为母亲要出外工作,周末将我寄放在朋友家几个小时,那也只是偶尔。 以e爸敏感、危机感很重的性格而言,他完全没法让别人带他的孩子。 小孩和老人有一个共同点 人们常说妈妈带孩子很辛苦,不如交给家里的祖辈,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矛盾。带孩子不是很吃力吗,交给爷爷奶奶不是辛苦了他们?或许爷爷奶奶的手腕不一样吧,可以手到擒来。 带孩子,不就跟照顾家里的老人一样吗?孩子小的时候,要照顾他;父母老的时候,孩子也要照顾父母,这不是很正常吗?倘若难带的孩子就送去托儿所,那能不能说难相处的父母就送去老人院?我的前提是,家里明明有人可以照料。这些我都想不透。 小孩和老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小孩很快就长大,老人的生命有限,来不及回神,小孩长大后已变成另一个人,而老人就消失了。 如果心怀责任心和孝心,你就不会问我“为什么不要送小孩去托儿所”。 至于我的健康问题嘛……让我先想如何处理问题的源头——小e。
2年前
VIP文
星云
父爱 / 陈泳伈(麻坡)
最近几年是短视频崛起的黄金时段,我爸爸也乘着这段风潮,开始热衷于向我们推送一些链接,并点名让我们一定要从头看完然后附上观后感。我不晓得我的姐妹对此举是何感想,不过我非常困扰,以至于每每看见他分享的内容都选择忽略,却又被迫回应,从而陷入两难。 主要是那些视频都在歌颂父亲的伟大,套用曾经的催泪歌曲〈父亲〉,搭配一样的内容:爸爸赚钱把我们养大的辛苦,子女却不晓得感恩。一样的内容,有些是电影片段,有些是动画,千篇一律,让这首本应感动万千子女的歌曲沾染了流量气息,徒增几分市侩感。 最初看到这类视频我还会有些触动,到后来却已麻木。到底这些视频的受众是谁呢?应该是要提醒子女珍惜父母的付出,但不孝子并不会因为一个视频改变,有孝心的也不需要这些反复的提醒,只能够在某些特殊的日子赚取几分眼泪罢了。 我爸爸的要求让本就不知道如何反应的我更加为难。该给什么样的回应呢?谢谢爸爸,你辛苦了?这应该是他要的回答,我却觉得难以启齿。不是因为我不感谢他的付出,而是因为这一切都显得太过表面。每条视频都在强调爸爸的好,爸爸的难,却没有一条提到子女在父母面前失去的话语权和子女相应的付出。爸爸们确实赚钱撑起了这个家,但他们也赢得了这个家的绝对话语权——父母是绝对不会犯错的,就算犯错也是为你好;最极端的情况下,孩子反驳的任何一句话都被视为不孝。这种情况难道就没有发生吗?为什么没有一起被放在视频里?单就这一点我就不想对这个视频发出任何感想,因为平面的视频不可能展示出生活的立体。 不举牌并不代表看不上 但偶尔看着这些视频我又会想到我爸爸的脸,想像着他当时的心情。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画面,他看到了他的付出,我看到的却只是视频。曾经有一段时间家里很穷,那时没有人明说但我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压迫,映照在爸爸向我们借钱时视线游离的双眼。后来好不容易撑过那几年,爸爸用讲故事的语气告诉我们那时他兜里只有10块钱,面对见底的油桶,无助化为眼泪一滴一滴落在方向盘。轻描淡写的同时挥舞着一把刀把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是怀着怎样的迷茫,却又尽全力再次扛起了这个家,甚至做得更好。 这难道不比一条条流量视频更动人吗?一次次刻意的指出像为父爱估了价,不举牌并不代表看不上这份无价之品,但求爸爸能够明白这一点,少发这些视频。 好啦,该去给他回馈了。谢谢你爸爸,你辛苦了。
2年前
星云
全国综合
男子翻车仍紧握手中花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为庆祝母亲生日,孝顺男子一大早便去买花,岂料回程时遇车祸导致车子倾覆,当他被救出时,手中仍紧握要送给母亲的花!
2年前
全国综合
优活
傅承得/儒家经典谈孝亲
四书论孟学庸都强调孝顺。《论语》和《孟子》谈得最多,原因是儒家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因为它是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和谐太平的基础。这样的人世间才可能有幸福和快乐,而非险恶与苦难。而孝顺父母是所有人际关系和谐的起点,所以“百善孝为先”……
2年前
优活
星云
有个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 妙妙(古晋)
对母亲,永远心存愧疚的是,她患病时期正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2年前
星云
星云
不可丢弃的麻袋 / 因原(古晋)
妻子制作纳豆的方法是把煮好的黄豆装在布袋里,然后用麻袋包裹,闷3天,让黄豆发酵。
2年前
星云
最新文章
存RM50想帮妈妈修冷气 女孩孝心感动业者免费修
“我想帮妈妈修好冷气,很贵吗?我有50令吉。”
3年前
最新文章
全国综合
青年伴母豪游交怡岛 “旅费很高但回忆无价”
“以前妈妈含辛菇苦带大孩子们,如今我们都长大,有赚钱能力了,妈妈却越来越衰老了。再不带她去旅行走走,可能就来不及了……”
3年前
全国综合
更多孝心
下一个
结束导览